所有文章

交易聖盃 第14章 部位規模設定:達成交易目標的關鍵

 

絕大部分討論交易或系統設計的書籍,對於任何特定部位應該投資多少的問題,稱之為「資金管理」或「資產配置」。可是,此兩者通常都不是探討部位該持有「多少」的問題。
資金管理或資產配置所處理的問題,並下列任何項目:①如何決定損失程度的決策、②如何獲利了結的決策、③如何分散投資的決策、④風險控制、⑤如何規避風險的決策、⑥投資什麼的決策。
對投資經理人來說,「資產配置」的定義為總資本配置到股票、債券、現金等資產的比率。可是,對您來說,「資產配置」代表什麼意思?
資金管理或資產配置扮演的功能是在交易系統內負責決定「多少」的程序。所謂「多少」通常是指交易過程任何特定時間上的部位大小。另外,這也是決定交易者能否達成其交易目標的重要因素。對於某些人來說,風險控制的重要性可能超過部位大小。可是,在各種交易領域裡,投資績效差異主要是來自於「部位大小」。

<案例>藉由彈珠的賭局說明部位大小決策的重要性
一個袋子裝著10顆彈珠,其中7顆為1R損失、1顆為5R損失、2顆為10R獲利。每次抽取1顆彈珠代表交易1次,然後把彈珠置回,如此重複抽取40次,最終結果代表交易者使用此特定交易系統進行40筆交易的績效。
這個賭局(交易系統)的期望報酬=0.8R、勝率=20%、最初帳戶資本=$100,000。每個人在每次抽取之前,自行決定該次的R是多少。換言之,每個交易者都使用相同的交易系統,唯一的決策因素是部位大小。結果有些人的帳戶破產,有些人的帳戶淨值超過$100萬。這場賭局的結論為交易成功有兩個重要領域:①部位大小、②交易心理。亦即,投資績效的差異有90%取決於部位大小的決策與個人心理狀況。
參與者之所以失敗,都是因為賭注下得太大,承擔過高風險的心理因素。可能是貪婪、不了解勝率,有些情況甚至是故意想要失敗。可是,由數學觀點來看,失敗是因為承擔太多風險。

一般而言,人們到金融市場從事投機交易,交易的帳戶資本都太小了,平均規模大概只有1,000$10,000。因此,很多人的部位大小決策不合理,根本原因是帳戶資本太少了。帳戶規模如果不夠大,單單這個原因,失敗的機率就很高。
下表顯示帳戶如果發生某特定連續虧損,隨後需要創造多少報酬率才能損益兩平。亦即,當交易部位承擔的風險愈高而發生虧損時,損益兩平的機會就愈來愈渺茫。

虧損%
損益兩平所需要的獲利%
5
10
15
20
25
30
40
50
60
75
5.3
11.1
17.6
25.0
33.0
42.9
66.7
100.0
150.0
300.0
表 虧損後,損益兩平所需要的獲利

原則上,交易系統的獲利期望值與交易頻率可以決定獲利數量。部位大小則決定任何特定時間發生的獲利數量個數。部位大小設定也凸顯帳戶淨值的重要性。帳戶淨值夠大,部位規模設定方法就有發揮功能的空間。反之,帳戶規模如果太小,部位大小設定就難有用武之地。

一、部位規模基本策略
最頂尖交易者的績效,主要是仰賴部位規模設定方法。職業賭徒則是將部位大小設定分成兩種基本策略為①平賭:隨著淨值減少(連續虧損時)而增加每把賭金、②逆平賭:連續獲利或帳戶淨值增加時,才增加每把賭金=>好的部位大小設定方法,應該具備逆平賭性質。
玩輪盤或擲骰子可以引用純粹的平賭策略。例如:最初單位賭金為$1,如果輸了則賭金增加為$2,如果又輸了,賭金則倍增為$4,依此類推,一旦贏了就損益兩平,賭金則再恢復為最初單位$1
只是在連續虧損的過程中,如果風險持續調高,總有一次連續虧損會讓您破產。即使帳戶資本無限大,但只要連續虧損夠嚴重,自己在心理上也未必能夠承受繼續引用平賭策略。
在連續獲利的時候,逆平賭策略會提高承擔風險,但這種策略確實適用於賭博或投資領域。精明的賭徒都知道,當他們手氣很順的時候,可以在某限度內提高賭金。總之,不論賭博或投資/交易,原理大致相同。
有些人認為設定「風險管理停損」就等於做好了部位大小工作。這類停損是在部位發生某特定金額損失之後就認賠出場。可是,這類停損並沒有告訴您持有的部位大小是「多少」,所以與部位大小決策無關。換言之,透過特定金額的停損來控制風險≠透過部位大小所控制的風險。
當然,不同的交易概念或投資風格,各自適合採用不同的部位大小策略。不過,基本上都屬於逆平賭性質。換言之,部位規模會隨著帳戶資本增加而增加。
以下部位規模的交易策略是採55天期通道突破系統為範例。換言之,當市場創55天期新高價(新低價),利用市價單進場建立多頭(空頭)部位,不論起始風險或獲利了結都採用21天期追蹤型停止設定。21天期通道突破停止設定,每天都要重新計算,而且只可以朝「減少風險/增加利潤」的方向做調整。

模型1:每固定金額持有1單位部位
不論投資標的是什麼,把所有投資標的視為相等,每X金額都可以交易1單位的部位。例如:帳戶內每$50,000可以交易100股或1口期貨。
優點:永遠接受交易訊號,不會因為風險太高而拒絕某筆交易。缺點:①所有的投資並非完全相同、②對於資金不充裕的帳戶,曝險程度不容易放大、③即使風險已經明顯偏高,仍然會建立部位。所以,透過這種方法設定部位大小,實在太危險!對於小額帳戶來說,如果採用這種模型只能把1單位設定得很小。

固定金額
淨獲利
拒絕交易
筆  數
年度獲利
%
追繳
保證金
最大連續
虧損(%
$100,000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5,034,533
$6,207,208
$7,725,361
$10,078,968
$13,539,570
$19,309,155
$27,475,302
$30,919,632
-$1,685,271
0
0
0
0
0
0
0
0
402
18.20
20.20
22.30
25.00
28.20
32.30
36.50
38.00
0
0
0
0
0
0
0
0
0
1
36.86
40.23
43.93
48.60
54.19
61.04
69.65
80.52
112.00
表 55/21天期突破系統:每固定單位持有1單位部位

上表顯示這套交易系統的結果。請注意,帳戶規模只有$20,000則會產生超額損失。如果您不願意看到帳戶淨值連續虧損>50%,則帳戶資本必須>$70,000。如果您不願意看到帳戶淨值連續虧損>20%,那就不能進行交易。
模型1不能迅速提升曝險程度。根據逆平賭策略的主張,手氣順的時候應該增加曝險程度。可是,如果原本帳戶淨值為$50,000,採每$50,000持有1單位部位,那就要等到淨值倍增才能增加曝險程度。如此一來,恐怕很不容易增加部位。當然如果您的帳戶規模是$100萬,那麼只要淨值增加5%$50,000),部位大小就可由20口增加為21口。
我們之所以強調部位規模策略,一方面是要讓投資組合的每個部位享有相同的機會,承擔相同的風險。我們希望每個部位都有相同的賺錢機會,也希望每個部位的曝險程度都相同。如果部位的獲利機會與曝險程度都相同,則當我們進場時,每筆交易的獲利可能性都一樣。如果您可以透過某種方法判斷某些交易的成功機會高於另一些交易,就可以透過部位大小設定而建立較多單位的高勝算交易。
根據我個人的看法,模型1不能讓您享有相同機會或承擔相同的曝險程度。可是,好的部位規模策略,可以讓投資組合的每個部位彼此一致。

模型2:相等價值單位模型…投資人或股票交易者經常引用的方法
相等價值單位模型通常適用於股票或其他極少擴張信用的交易工具。根據這個模型,帳戶資本劃分為幾個相等單位,讓投資組合每個部位的價值相等。例如:以$50,000帳戶來說,可以劃分為5單位,每單位為$10,000。所以,整個投資組合可能是100股價格$100A股票、200股價格$50B股票、500股價格$20C股票、1000股價格$10D股票、1,428股價格$7E股票。
採用這種方法在劃分為相同價值單位之前,必須先決定信用擴張程度。所以建議每位交易者都應該記錄所交易之金融商品的總價值與信用擴張倍數。可是,信用擴張倍數不等同於價值波動程度或風險,關於這點,務必要謹慎。
某些專業股票交易者採用這種方法控制投資組合起始的部位大小,而且定期調整投資組合(亦即,賣掉賺錢部位的一部分,再運用這些資金增添賠錢的部位),使得每個部位的價值恢復等值的關係。可是,交易成功有個關鍵法則:儘速認賠,且讓獲利持續發展。然而這種方法卻是反其道而行。
相等價值單位模型的缺點:①每單位價值未必能夠讓單位股價整除。亦即,會出現零股、②賺錢的時候,很難增加部位。所以,對於小額帳戶,這種方法幾乎不能調整部位大小。

模型3:百分率風險模型…適合長期順勢交易者採用
每筆交易承擔相同的風險,允許投資組合穩定成長。例如:帳戶資本有$50,000,您希望把最大損失侷限在帳戶淨值的2.5%(或$1,250)之內。假設您想作多黃金,買進價$380、停損$370,所以每口合約所願意承擔的最糟狀況損失是10點(或$1,000)。再把部位最大風險$1,250除以單口合約最大風險$1,000,代表您可以買進1.25口合約。所以,百分率風險模型只允許您買進1口合約。

1.風險的CPR模型
當您採用百分率風險模型決定部位大小,每股風險會與總風險的比率相同。所以,您可以運用起始總風險與總盈虧來計算R倍數。透過另一個角度解釋,把單位風險表示為R,總風險表示為C(現金),部位大小表示為P。這三個變數之間存在簡單的關係,我稱之為CPR
假設您想買進每股$50的股票,停損設定在$48=>每股願意承擔的最大風險是$2,所以R$2。並且決定該股票部位所承擔的最大風險是帳戶淨值$50,0001%=>所以,總風險C$500。您可以根據下列公式決定部位大小:

P(部位大小)=C(現金)÷ R(每股風險)
500 ÷ 2250(股)

請注意,單價$50的股票,買進250股,總投資價值是$12,500,相當於帳戶淨值的25%。可是,每股承擔的風險是$2,總風險只有$500,相當於帳戶淨值的1%
假設股價上漲到$60,每股獲利為$10。由於起始風險為$2,所以獲利相當於5R。如果把部位的總獲利$2,500$10 × 250股)除以起始總風險$500,結果也是5R的獲利。所以,R倍數可以透過總風險或每股風險決定。

2.模型比較

百分率風險
淨獲利
拒絕交易
筆數
年度獲利
%
追繳
保證金
最大連續
虧損%
報酬-風險比率
0.10
0.25
0.50
0.75
1.00
1.75
2.50
5.00
7.5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327
$80,685
$400,262
$672,717
$1,107,906
$2,776,044
$5,621,132
$31,620,857
$116,500,000
$304,300,000
$894,100,000
$1,119,000,000
$1,212,000,000
$1,188,000,000
-$2,816,898
410
219
42
10
4
1
0
0
0
0
0
0
0
0
206
0.00
0.70
3.20
4.90
7.20
13.10
19.20
38.30
55.70
70.20
88.10
92.10
93.50
93.10
0.00
0
0
0
0
0
0
0
0
0
1
2
21
47
58
70
0.36
2.47
6.50
10.20
13.20
22.00
29.10
46.70
62.20
72.70
87.30
84.40
83.38
95.00
104.40
0.00
0.28
0.49
0.48
0.54
0.60
0.66
0.82
0.91
0.97
1.01
1.09
1.12
0.98
0.00
表 55/21天期突破系統:百分率風險模型

上表帳戶的起始淨值是$100萬。請注意,最佳的報酬-風險比率1.12是發生在每部位設定為25%風險的位置,不過需要忍受帳戶發生83.38%的連續虧損。另外,在10%風險設定或以上,開始出現保證金追繳。可是,採用0.5%風險,系統操作績效只有3.2%
每個部位究竟應該承擔多少風險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交易系統的性質與個人的交易目標。參考建議:如果是幫別人管理資金的話,每個部位承擔的風險,最好設定為帳戶淨值的1%或更低;如果是交易自己的資金,則前述百分率可以設定為0.5%2.5%,實際數據取決於個人目標與交易系統性質。如果能夠接受高報酬-高風險,則可以考慮2.5%以上的水準。

模型4:價格波動百分率模型…適合緊密停損的短期交易者採用
讓投資組合內每個部位的價格波動程度都彼此相同,讓它等於帳戶淨值的某特定百分率,這相當於是讓投資組合每個部位在短期未來的價值波動程度都相同。亦即,在風險與機會(期望實現獲利)之間取得合理的均衡。
一般來說,價格波動程度是指每天最高價與最低價之間的差值。假定IBM某天的最高價與最低價分別為143.5141,那麼價格波動就是2.5點。可是,若採真實價格區間來代表價格波動,則可以把跳空走勢考慮進去。例如:昨天收盤價為139,今天的最高價與最低價分別為143.5141,那麼今天的真實價格區間是介於139143.5之間的4.5點。
假設帳戶資本為$50,000,準備作多黃金期貨,目前價格為每盎司$600,每點代表$100(換言之,1口合約代表100盎司),價格波動設定為真實價格區間的20天期簡單移動平均,最近20天的每天價格區間平均為$3,所以每天價格波動的價值為$300。假定我們允許每個部位每天價格波動的價值最多是帳戶淨值的2%$1,000$50,000 × 2%),結果是3口合約(1,000 ÷ 3003.3

價格波動
%
淨獲利
拒絕交易
筆數
年度獲利
%
追繳
保證金
最大連續
虧損%
0.10
0.25
0.50
0.75
1.00
1.75
2.50
5.00
7.50
$411,785
$1,659,613
$6,333,704
$16,240,855
$36,266,106
$236,100,000
$796,900,000
$1,034,000,000
-$2,622,159
34
0
0
0
0
0
0
0
402
0.00
9.50
20.30
30.30
40.00
67.90
86.10
90.70
0.00
0
0
0
0
0
0
1
75
1
6.10
17.10
30.60
40.90
49.50
60.70
85.50
92.50
119.80
表 55/21天期突破系統:價格波動百分率模型

上表部位大小模型採用平均真實區間的20天期移動平均。根據上表資料,如果採用2%價格波動部位大小設定,系統每年獲利介於67.9%86.1%之間。此套交易系統的最佳報酬-風險比率落在2.5%位置,但很少人可以忍受帳戶淨值發生最大連續虧損達85.5%

模型摘要資料
模型
     
     
每固定金額
持有1單位
部位
◎不會因為風險太高而拒絕交易。
◎設定每筆交易的最低風險。
◎對小額帳戶來說,不容易增加曝險程度。
◎運用這種模型,開戶資本可以很少。
◎性質明顯不同的交易,被視為相同。
◎對於小額帳戶來說,曝險程度可能過高。
相等價值
單位模型
◎投資組合的每個部位都有相同的權數。
◎小額帳戶只能緩慢增加部位規模。
◎每個部位的曝險程度未必相同。
◎每個部位的價值往往顯著不同。
百分率
風險模型
◎不論帳戶規模大小,都可以穩定成長。
◎使得每個部位的實際風險相等。
◎某些交易會因為風險太高而被拒絕。
◎由於滑價的關係,設定風險不代表實際風險,按照葛拉契爾的說法,曝險程度不同。
價格波動
百分率模型
◎不論帳戶規模大小,都可以穩定成長。
◎相同的價格波動價值都相同。
◎採用緊密停損,但不要建立大部位,則可以讓每個部位彼此相等。
◎某些交易會因為風險太高而被拒絕。
◎每天價格波動不代表實際風險。

二、常見系統運用的部位大小設定
⑴股票市場模型
1.威廉.歐尼爾的CANSLIM方法
威廉.歐尼爾沒有處理任何特定部位應該持有「多少」的議題,只談到應該持有幾種股票。他表示,即使是價值數百萬的投資組合,也只應該持有6種或7種股票。如果投資組合規模為$20,000$100,000,應該頂多持有45種股票;如果投資組合規模為$5,000$20,000,頂多只能持有3種股票;如果是更小的投資組合,則頂多只能持有2種股票。所以,根據這些原則來看,他似乎主張「每固定金額持有1單位部位」的方法。

2.華倫.巴菲特的投資方法
巴菲特只想擁有少數幾家最棒的企業--那些符合他嚴苛篩選條件者。對於這些企業,他會儘量持有最大量的股票,也沒有打算再賣出。所以,就部位規模來說,巴菲特幾乎沒有設限。

⑵期貨市場模型
1.考夫曼的調整型移動平均方法
考夫曼在《精明交易者》(Smarter Trading)一書內沒有真正談到部位規模設定的問題。根據考夫曼著作的內容判斷,他應該是採用「每固定金額持有1單位部位」。對他來說,降低風險的方法就是增加「每固定金額」的額度。
考夫曼提到一個有趣的議題:50年法則。他說:美國密西西比河興建的堤防,只能防範最近50年的最大洪水。換言之,洪水可能淹過堤防,但不會經常如此,可能一輩子才會發生一次。專業交易者設計的系統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即使很謹慎地設計交易系統,但偶爾還是可能面臨無法因應的價格走勢而破產。

2.葛拉契爾基本分析交易
葛拉契爾認為風險是直接與市場曝險程度有關,不贊同百分率風險模型,因為不能控制曝險程度。例如:對於相同的資本規模帳戶,3%的風險將因每個人停損大小設定的關係,而可能代表持有1單位或30單位,但對相同的交易商品來說,1單位部位的風險程度絕對小於30單位部位。
所以,使用百分率風險模型的人都必須理解這點。所謂停損只是告訴經紀人在這個價位讓交易指令變成市價單,但這並不能保證該市價單必定能夠成交於停損價位。
葛拉契爾指出,風險不僅會因為持有的部位增加而增加,也會因為部位持有的時間增加而增加。因為部位持有的時間愈長,愈可能遇到重大的價格衝擊。葛拉契爾認為,即使用全世界的錢來交易1單位,只要時間拖得更久,最終還是會賠光。
葛拉契爾推薦採用「每固定金額持有1單位部位」方法,但「固定金額」是隨著商品的每天價格波動而調整。

3.肯恩.羅伯的1-2-3方法
羅伯的系統沒有引用部位大小設定的方法,他的部位大小設定法則很簡單,一律都是1口合約。

※參考資料:
「交易.創造自己的聖盃」(Trade Your Way to Financial Freedom),作者:凡.沙普博士(Van K Tharp, Ph.D.),譯者:黃嘉斌,出版者: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61月 二版六刷。
※圖片來源: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3oy1LYdSDLQap4RppH3oNrCL2C4nzNNlakgsR3g8x5BclVpKfeLFAniRw43bPlx-Hgn7I_EeDl7Vw-dLRpXkc3YviyXOu7N8GoVr8rgeJXUJStdBwZpCG5JzFEYsGeFnSPo3-iHtUe-oy/s1600/photopin_whisperwolf.jp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Copyright © 2017 股澐 | 電子信箱:cathyliu0403@gmail.com | by Templateism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