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屬於狂熱追求金錢的人。
他必須對金錢著迷,就像被魔法師催眠的蛇,
但又必須和錢保持一定的距離。
從亞里斯多德,到聖方濟(貧窮的倡導者)和馬克斯,再到教皇約翰保祿二世,許多思想家不斷探討一個問題:從道德上來看,追求金錢是合理且值得稱許的嗎?顯然,他們的看法從未一致過,但所有人又擺脫不掉金錢及其影響。有些人對金錢深惡痛絕,有些人受到金錢的誘惑。古希臘悲劇詩人索弗克勒斯(Sophokles)看到金錢顯現的惡,而法國小說家左拉(Emile Zola)卻在我最喜歡的小說<金錢>中問:「為什麼金錢要對其所導致的骯髒現象負責?」對於這個問題,不可能有客觀的評斷,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物質條件不同。聲稱追求金錢不道德的人,他們的動機多半不是期盼正義,而是出於忌妒。
還有一個問題也具爭議性,即追求金錢是否為經濟進步的動力。賺錢的機會釋放個人的創造性、勤奮和冒險精神。哲學家也許會問,錢或用錢得到的東西,是否真能讓人快樂?有了電腦、電視、汽車,我們就比五百年前的人更快樂嗎?也許不會,因為大家不會自戀自己不知道的事物。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假如沒有促成醫學進步的經濟發展,我今天就不會坐在這裡,在93歲高齡時,還能寫著第13本書,這種狀況讓我非常幸福。
我並不想斷言,建立在金錢欲望的資本主義制度是公平合理的,那是在說謊,但我得承認,這是要不得的好謊言。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差別很容易解釋,就像一塊切得不平均的大蛋糕,和一塊切得大小均等的小蛋糕,結果是,大小均等的小蛋糕塊,比大蛋糕上最小塊的蛋糕,還要小很多。這個世界暫時選擇了大蛋糕,大概因為資本主義制度更接近人的天性。事實上,社會主義也無法戰勝人對金錢的慾望。
對許多人來說,金錢意味著權力,象徵地位。錢為他們帶來朋友、裝腔作勢的人、羨慕者和阿諛奉承的傢伙,吸引著喜歡過寄生生活的人。他們被金錢吸引,因為他們明白,金錢也吸引其他許多人。但是,金錢也能彌補不幸,例如身體殘疾、醜陋等等。金錢或許還能安慰有遠大社會抱負,卻因為出身微賤,無法實現理想的人,對他而言,錢可以代替祖先。
對其他人來說,金錢意味著醫療照顧、健康和長壽。隨著年事漸高,我愈來愈懂得金錢的價值。但最重要的,金錢讓人獨立,對我而言,這是健康之外最大的特權了。沒錢的人,必須賺錢。大部分的人為了維持生計,賣力賺錢,其他人是為了擁有金錢或增加金錢,而去賺錢。哲學家叔本華說過:「金錢像海水,喝得愈多,愈渴。」
然而,對許多人來說,真正的刺激不是擁有金錢,而是賺錢。每當自己投機成功時,我先感到高興的,不是投機賺了錢,而是我和其他人有不同的見解,並且被證明是正確的。玩賭輪盤的人也會沈醉在贏錢時的快樂,但他的第二大享受卻是輸錢,因為他要的是緊張刺激,而不是錢。對知識份子和藝術家來說,賺錢除了有實際好處外,還意味著他的成就受到認可。
我和多數人不同,如果女人因為錢而愛上男人,我認為並不可恥;金錢代表他的成就,所以,她受到吸引。百萬富翁需要多少錢?維也納人會說:百萬富翁不一定擁有百萬財產,而是值得尊敬的富人。而根據我的定義,百萬富翁是指不依賴任何人,以自己的資本,就能滿足自我需求的人。百萬富翁不用工作,既不用在上司面前,也無須對客戶卑躬屈膝。這樣生活的人是真正的百萬富翁。要達到這個境界,依個人的需求和義務而定。
錢,屬於狂熱追求金錢的人。他必須對金錢著迷,就像被魔法師催眠的蛇,但又必須和錢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言以蔽之,他必須瘋狂愛錢,又必須冷靜對待錢。正像船王歐納西斯(Onassis)所言,大家不應跟在金錢後面跑,而是要面對金錢。這尤其適用證券市場,大家不應該跟著上漲的股價指數後面跑,而是要面對下跌的股價指數。當然,對錢的狂熱也會導致病態的貪婪,或病態的揮霍。有人有花錢的癖好,也有人有不斷擁有金錢的癮。特別是貪婪有時會產生瘋狂的結果。
過分執著金錢的人,不會投資,因為他害怕失去錢的風險。成為百萬富翁,意味著獨立,但十足吝嗇的傢伙永遠無法獨立,因為他總是被摳錢的念頭綁住。既不為自己買昂貴的汽車,也不會因為可以隨時買車而高興。對他們來說,單單花錢的念頭都該被禁止。有揮霍癮的人又如何?他盡情生活、消費一切想要的東西,但同樣也不獨立,因為他要花光所有的錢,總是被迫購置新東西,於是,依賴老闆或客戶,他們是他的財富來源。
對金錢的正確態度,介於這兩種極端態度之間,但光是有正確的態度,並不能成為百萬富翁。根據我的經驗,有三種迅速致富的可能:①透過帶來財富的婚姻、②透過幸運的商業點子、③透過投機。
我曾經投機過各種證券、貨幣和原料、現金和期貨,但我不哄抬價格,因為我不僅在價格上漲時投機,也在價格滑落時投機。簡言之,我投機各種東西,完全見風轉舵,或視經濟和政治局勢而定;經濟高度繁榮和衰退,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貨幣升值和貶值,各種時期我都經歷過。
很多新聞記者稱我是證券交易教父,我一直不敢接受這個稱謂。教父從來不犯錯,而我肯定無法做到這點。我只是一位歲數大、有經驗的交易老手。至於明天如何,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昨天和今天發生的事,這就夠了,我的許多同事甚至連這也不知道。在長達80年的證券交易經驗中,我至少學到一點:投機是種藝術,而不是科學。和繪畫藝術一樣,大家在交易所中,也必須了解超寫實主義,因為有時會頭下腳上,和欣賞印象派的作品一樣,永遠無法看清輪廓。我寧可有些自知之明,稱自己是「投機家」。投機家是有識之士,是三思而後行的證券交易人士,能準確預測經濟、政治和社會的發展趨勢,並從中獲利。
如何成為投機家?這有點像女子如何從事世上最古老的行業一樣,開始時,出於好奇心,然後因為好玩,最後便只為了錢。投機家是種美妙的職業,尤其像我一直停留在第二階段。但我必須承認,這不屬於一般市民的職業,也不保證成功,這個職業意味著每天都要迎接新的知識和不斷做精神體操。遺憾的是,這種類型的投機家愈來愈少。大多數進入證券交易所的人意在瘋狂賭博,不假思索地炒作來炒作去。長期以往,他們把許多交易所變成賭場。
☆思考:「錢,屬於狂熱追求金錢的人。他必須對金錢著迷,就像被魔法師催眠的蛇,但又必須和錢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句話對交易者來說,在操作上代表什麼?
Ans:開車是眼睛看著前方,手握方向盤;股票交易則看著趨勢的變動,決定進出場,而不是以部位的損益決定是否出場。亦即,交易者必須對趨勢著迷,但又必須和部位損益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不被迷惑。
※資料來源: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Die Kunst über Geld nachzudenken),作者: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譯者:唐峋,出版者: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20日三版五十刷。
※圖片來源:
http://zuowen.chazidian.com/uploadfile/2010/1229/20101124-813607bc.jp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