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力進貨或拉抬股價的過程,為保持掌握籌碼的優勢與穩定度,自然需要進行所謂的洗盤,其目的大致有①壓低股價,賺取短線價差,並吸納一部分浮額、②甩轎:減輕股價拉抬過程中,短線獲利回吐的賣壓、③進行主力內外圍的良性換手。
在洗盤的過程會出現股價的上下波動與成交量的變化,這些轉變是有規律且可以察覺的。通常在成交量方面,大部分會出現量縮的情況,只有少數為量增的情況。若出現量增而股價止跌,則之後仍然要再做一個量縮的動作,因此,量縮是洗盤的明顯特徵。
然而,在成交量方面,量縮要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呢?這方面可參考「成交量與未平倉量」的「第17章 關鍵量能的研判」和「技術指標」裡有關成交量指標的說明。在股價方面,通常會守住關卡價位,但這裡的變化則相當多,不過,一般可搭配均線來觀察:當量能極度萎縮且均線糾結(三條以上)時,股價只要放量攻擊,往往會是波段行情的開始。
洗盤和出貨兩者有相似之處,投資人往往誤將盤頭的頸線位置當成洗盤的低點,以致奮勇進場,結果當然是慘遭套牢。分辨洗盤和出貨須細查股價的相對位置,若位置不對,對應出來的行為就不會正確,而分辨的方式則有型態學的測量目標、波浪理論的預測價位等。
※參考資料:
「主控戰略成交量 主力進貨、洗盤與出貨的技巧解析」,作者:黃韋中,出版者: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9月初版八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